棉很温柔,像女人。
穿上仿佛柔荑轻抚,柔软舒适。
棉很多情,多情的女人是水做的。
所以出了汗,穿着棉就会有百般不适,又黏又腻,甩都甩不掉。
前面几期夏季攻略,我们都提到了纯棉,如果从夏季的角度,纯棉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天然纤维,棉依然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如果换一下使用场景,过滤掉户外、运动。
设想一下,夏日的黄昏,晚风徐来,和恋人沿小路散步。
或是一个温馨的周末和家人一起,有冷气,有西瓜,啤酒小龙虾。
显然,这时候穿着肤感舒爽的纯棉,就成了一种享受。
即使老蒋在家,也总喜欢挂一件烤地瓜棉。
等等,你是说你穿了件棉T恤啃烤地瓜吗?
不不,这里的烤地瓜是一种纤维。
其实,男人对棉的感觉就如女人,喜欢她的温柔,又怕她们黏人。
那怎样才能做到活好不黏人?
作为材料界的颜值担当,老蒋对此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烤地瓜学名叫CORDURA(常译为考杜拉),因为性能优异,被赞誉为军用面料之王。
作为材料界最靓的仔,军迷亲切的送给它一个昵称,烤地瓜。
那么,烤地瓜和棉怎么扯到了一起?
龙牙一直对高科技面料保持关注,是国内最早应用烤地瓜的品牌之一。
当获悉英威达公司用最新技术进行烤地瓜和棉混纺的面料取得了突破,老蒋第一时间做了跟进。
记得刚摸到烤地瓜棉时,那种触感让老蒋冷不丁一哆嗦。
爽啊!
棉的亲和力,CORDURA的紧致,竟然神奇的合二为一。
郎才女貌,才子佳人。
老蒋的脑子突然乱飘词,就像爱因斯坦和玛丽莲.梦露生了一个孩子,兼具了人类最智慧的大脑和超级美颜。
对,就是这种感觉
最强基因的碰撞,然后优化出更优的基因组合。
烤地瓜棉秉承了棉的肤感,温柔如春风,但对于纯棉的所有缺点,均有了大幅改善。
比如速干,速干能力提升了2~2.5倍。
比如耐磨,性能是纯棉的4倍。
▲ 数据来自CORDURA?官方资料
图中oz/yd2(盎司每平方码)为面料厚度单位
换算为公制约为40克每平方米
还有紧致。
众所周知,纯棉不仅不耐操,还容易变形,穿不了多久,领口松了,下摆散了,松松垮垮的,看上去很邋遢。
再赶上一身臭汗,衣服紧紧贴在身上
难怪有人说,穿纯棉觉得自己就像一块行走的抹布。
可以说,烤地瓜棉让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第一个应用这么近乎完美的面料,让老蒋欣喜不已,
可万没想到,竟然栽到了烤地瓜棉手里。
看来,第一个吃螃蟹总是要付出点代价来。
爱因斯坦和梦露的孩子生病了。
第一批的烤地瓜棉暴露出一个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面料出现了表面起球现象。
不应该啊
老蒋和厂家一起对问题进行了探究。
真相如此,这种面料的纱线是用烤地瓜短纤维和棉纤维混纺。
该技术在美国应用的比较成熟,但国内厂家的生产工艺还不够完善。
使得两种纤维在加捻成纱线的过程中不够紧密,也就是说,烤地瓜短纤维容易松脱,形似起球。
找到了问题就好办
经过不断调试,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通俗点说,之前的烤地瓜短纤和棉纤维有点貌合神离,虽是一家人,却各有各的心思。
进行了工艺调整后,如同两者之间开始有了爱情,从此紧紧拥抱在一起,至死不渝。
而攻克了这个难题,烤地瓜棉才真正集智慧、美貌、性感于一身。
那很多人问了,难道除了烤地瓜棉,就没有一种面料,即保有纯棉的舒适,又能摒弃掉它的缺点吗?
当然,市场上不乏这样的探索。
但很多都是偷换概念,华而不实。
就拿前段时间甚火的某众筹纯棉产品来说,号称采用了微型窗技术。
说是通过这种技术,能快速把身体的汗水从面料内侧导出至外侧,确保紧贴皮肤一侧干燥清爽,从而实现纯棉的舒适不黏身。
听起来有点熟悉是吧,有点像咱们之前聊的单向导湿。
视频来自Polartec
那它是怎么实现的呢?
其实很简单,真正的单向导湿是通过改变面料结构,利用不同特性的纱线巧妙编织,来实现导湿速干的效果。
这种微窗技术不然,它在面料内侧大部分面积进行了化学拒水涂层处理,然后有意对均匀散步的小部分面积不做处理,用来吸湿,是为微窗。
貌似很有道理,但实际上经不起推敲。
且不说经过了这种涂层处理一定会牺牲纯棉的透气性。
就说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效果必然大为衰减,往往洗上几水就现了原形。
更何况,这种处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纯棉不耐磨、久穿变形等弊病。
所以,科技还是噱头?不言而喻。
说到这儿,老蒋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目前市面上关于棉质面料,烤地瓜棉毫无疑问是最领先的。
轻松,舒适、自然。
烤地瓜棉的调性,非常适合家居、休闲。所以一直以来,在龙牙军事文化风系列的T恤里担纲主力,深受欢迎。
即使一件文化T,老蒋也要让你穿出与众不同的感受。
作为夏天穿衣的理想,还是那句话,活好不黏人。